吕维雪,1930年出生,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同年留校任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赴前苏联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及全苏机床研究所进修和工作。1961年创建了浙江大学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专业,1977年又在国内首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曾任原浙江大学副校长兼首任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吕维雪先生在浙江大学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他以其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筚路蓝缕 创立专业
1959年,在浙江大学计划开办新专业之际,吕维雪先生负责筹建“精密仪器仪表”专业,并任专业教研组主任及党支部书记。在筹办过程中,他深刻意识到,由静态向动态的发展乃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在国内其他大学所开设的传统静态测量的仪器仪表专业基础上革故鼎新,确立了“精密、自动、动态”的六字定位,即为后来的“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专业”,这为浙江大学培养仪器仪表设计制造人才指明方向。
以当时的师资力量而言,从静态到动态,无异于涉足全新的未知领域。通过自主学习,吕先生开设了两门课程——“自动调整原理”与“自动记录仪器”。同时,他还自行制造了“X-Y函数记录仪”,里面的一些零件甚至是他在实验室车床上亲自动手加工而成。1965-1966年,吕先生参加高速摄影机的研制,该高速摄影机成功拍摄了我国“两弹”试爆的过程,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旬,中国大部分医用仪器基本依赖于进口,医学仪器方面的专业培养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于是,开设医学仪器相关专业,为我国医疗仪器制造业输送设计制造人才的开创性想法,开始根植于吕先生的脑海中,同时吕先生也敏锐地察觉到工程技术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将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977年,吕先生等几位老师一起在浙江大学创办了我国首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回望吕维雪先生筚路蓝缕的探索历程,可谓呕心沥血,事必躬亲。
整个知识体系的转型和精细化,意味着高度的挑战性——生物医学工程作为新型交叉专业,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以解决生物学与医学中的各种问题,需要涉及多学科。凭借着极强的自学能力和满腔热忱,吕先生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和国外教材的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无到有地建立起该专业完整的培养体系。
昔日的学生汪乐宇教授在接受学生采访时回忆道,在当时,我国在微处理机领域几近空白,吕先生为了开好相应课程,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他趁访问美国的机会,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自费购买了新型技术设备,并利用暑假时间查询大量资料,反复拆解、组装这些设备,直到全部融会贯通再去给学生们开课。谈起唯一一次去吕先生家中拜访的情景,汪教授仍记忆犹新,正值春节期间吕先生仍手不释卷在为课程做准备,闲谈时也都是探讨学问,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
严师亦友 桃李天下
作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先驱,吕维雪先生全心投入到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工作中。在纪念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整理出版了关于当年科仪系维修组的回忆文集,段会龙教授在该文集的序中写道:“科仪系维修组的创立,无论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背景和考虑,其根源在于吕维雪先生所倡导的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吕先生在我国开创生物医学工程、测试技术及仪器学科,潜心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之余,最是喜欢动手实践,凡各种机械装置仪器仪表多有拆解之例,更有亲手制作者。”吕先生的治学风气深深影响了科仪系乃至后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几代人。
吕维雪先生前排右三——浙江大学科仪系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留念·1981.11
我国第一位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魏大名师从吕维雪先生。吕先生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探索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他主动联合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Plonsey 教授共同指导魏大名博士。在他们的指导下,魏大名的博士课题选了心脏体表电位这一先进领域。后又经吕先生指导,魏大名独自设计,研发实现了有100通道的心电体表电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完整系统。在八十年代初的浙大吕先生的实验室里,多数项目已经开始普遍使用TI的运算放大器,A/D变换器等最新模拟元器件,以及Intel的单片机和接口电路等数字元器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魏大名先生在其博士之后的十几年,仍与吕先生保持紧密联系,师生合作建立了后来的浙大维科公司,极大地促进了产学研结合。
1981年,吕维雪指导学生做试验
吕维雪先生的另一位学生陈思平也十分感念恩师。当时,陈思平研究的医学超声方向在国内还是空白一片,在吕先生的支持下,他把博士后的工作放到深圳安科公司(有“业内黄埔军校”美誉)进行,这一创举正是我国后来实行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度的雏形。吕先生本人也被聘为安科公司的顾问,多次前往安科进行学术报告,鼓励青年学生。最终,陈思平不负所托,在安科参与研究出了我国第一台彩超设备,结束了我国彩超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当时在安科工作的另一位学生周依依是吕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了中国第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研发工作。
在学生们眼中,吕维雪先生治学严谨,不仅对自己工作要求极高,对学生也十分严格,虽不善在学生面前表露太多言语,但为人正直正气,能实实在在为学生着想。
1978级硕士吴燊谨是吕维雪先生指导的首届研究生之一。1986年沉闷的夏季里,一个厄运毫无预兆地降临在他身上---爱人突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时高烧不退,情况危急。吕先生得知后及时伸出援手,联系医院,安排病房入住,终于挽救了吴燊谨妻子的性命。于吴燊谨来说,吕先生不仅是授业恩师,更是救命恩人。
吕先生的另外一位硕士生弟子张昕回忆起与恩师的点点滴滴时讲到,最难忘的是在导师办公室学术探讨的时光。尽管吕先生十分忙碌,但是依旧会很尽责尽心地指导学生学术研究。办公室就在斜对面的张昕经常会溜到吕先生办公室汇报工作与科研成果,而吕先生则会拿出自己的“宝藏”文献资料与学生一起畅谈。“要说比较能常见到吕先生的地方,其实是学校的网球场,去食堂吃饭经过网球场的时候,总能看到吕先生在那儿打网球。吕先生的网球打得非常好,尤其在那个年代很少有他这个年龄的人打网球,他在网球场上挥拍的有几张照片我印象特别深刻,很能反映出吕先生当时的一种精气神。”张昕说吕先生对健康、体育的重视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在校篮球队的生涯。
吕先生在教书育人上呕心沥血,在教育改革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在他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和首任研究生院院长期间,致力于探索因材施教、理工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子,参与首创了浙江大学混合班英才教育模式,努力推动浙江大学的学分制改革,在国内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时“浙大混合班”是与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齐名的英才教育模式,近20年的实践发展之后,浙大混合班以更完善的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形式继续培养一批批复合创新型人才。
敏而好学 笔耕不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吕维雪先生教学和学术成就的背后,正是他敏而好学、笔耕不辍的品质体现。
在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解放初期,吕先生很快掌握了俄语,并通过俄文资料的学习、收集和整理,首次在浙江大学开设了金属切削原理课和自动机床方面的课程。在苏联进修期间,他接触了电子领域的相关知识,在对知识的渴求和不倦的探索下,他在研究数字程序控制机床方面做出了成绩。归国后建立起“数字程序控制机床”的科研团队,用电子管器件搭建了一台简易数控机床,可以说是我国数控机床第一人。
吕维雪先生著“机床的数字程序控制”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资料来源:百度)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20世纪六十年代初,为保杭州市区不因洪水而涨大水,余杭南湖公社的大堤被炸开放水至南湖公社。洪水后,浙江大学师生纷纷前往工地筑堤。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力挖土、挑土、打夯,耗费极大体力。当大家收工后进行休息时,吕先生则坐在稻草铺的地铺上学习日语,勤学不辍。几个月的劳动结束回校时,吕先生基本上已能阅读日文的资料。
基于其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吕维雪先生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根据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态势,率先在国内倡导开展心电学理论、医学图像重建理论、定量生理系统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心电仿真理论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建立了电生理和血流动力学相结合的虚拟心脏模型,在国际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虚拟心脏模型参数解的心电逆问题研究新方法。他提出并发展的隐含信息提取理论应用于指导各类图像重建,并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吕先生之风
长存于其友人及学生心中
亦源源不绝地润泽着寻其足迹的后辈
我们感恩吕维雪先生的奉献
有了他才有了今天的生仪
我们牢记吕维雪先生的教诲
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我们学习吕维雪先生的精神
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鹏北海,凤朝阳
回首来路,
求是先辈初心不改
眺望前程,
生仪人正站在新时代的潮头,
笃行致远,砥砺奋进
同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新画卷!
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周亦卿科技大楼
电话:0571-87951086
邮编:310027